起名字典当前位置:首页>起名字典>"俊"字意解释

  • 读音:jùn
  • 笔画数:9
  • 五行属性:
  • 性别:偏男性

解释

才智过人;卓越不凡;容貌美丽或英俊。作名词意为才智超群的人,俊杰。夋,意为高大,俊即高大的人,引申为英俊不凡的人。俊一直是最受欢迎的起名常用字之一,可以跟很多字组合,常用于男名,也可用于女名。《说文解字》解释:“俊,材千人也。”意思是千里挑一的人才。《淮南子》中说,智过万人者谓之英,千人者谓之俊,百人者谓之豪,十人者谓之杰。《春秋繁露》说“万人者曰英,千人者曰俊,百人者曰杰,十人者曰豪。”“英”是万里挑一的人才,“俊”是排在“英”之后,排在“豪”、“杰”前面的。因此起名时可以这几个字组合,比如明代人林文俊,字汝英。古代人名和字中,“俊”还常跟“章”搭配,比如清代人苏俊,字用章。来源于《尚书·洪范》篇“俊民用章,家用平康”这一句,意思是说,有才能的人(俊民)得到任用,国家就太平安宁。这样起名表达了成才和国泰民安的良好期望。古代还有“三俊”的说法,是说具备刚、柔、正直三种德行的人,这个意思也常用在名字中。

经典

俊民用章,家用平康。——《尚书·洪范》
尊贤使能,俊杰在位,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。——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
天下国有俊士,世有贤人。——《荀子·大略》
贤俊慕而自附兮,日浸淫而合同。——《楚辞·七谏·怀沙》
览往昔兮俊彦。——《楚辞·九思·伤时》
天生俊杰。富文才、瑰奇挺特。——宋·方岳《瑞鹤仙·中元才过节》
惟天生俊哲,盖为万世谋。——明·方孝孺《讯疟》

名人

史俊卿,鄞县(今浙江宁波)人,宋代官员。
周仁俊,宋代官员。
杨俊民(1531-1599),字伯章,号本菴,明代官员。
金世俊(1573—1658),字孟章,号稠原,明代官员、学者。
王士俊,字灼三,号犀川,贵州平越人,清代官员。
杨延俊(1809-1859),字吁尊,号觉先,江苏金匮县(今属无锡市)人,清代官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