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冷的水;寒冷的样子、情况;引申为情况、概况、情状、景况,如战况、盛况空前;引申为心情、情绪,情趣、兴致,志趣、志向。如兴况,指兴趣;志况,指志趣;雅况,指风雅的情趣。又表示比较、比拟、比喻,如以古况今。 通“贶”,意为赐予,如雅况,也表示美好的赐予;德况,施与恩德。用作连词,表示递进关系,相当于“何况”、“况且”。用做副词,表示更加,仿佛,正好。
每有良朋,况也永叹。——《诗经·小雅·鹿鸣之什·常棣》
管仲且犹不可召,而况不为管仲者乎?——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
曾不可以大息小,以小况大。——《说苑·指武》
添兴况,堪可爱,香尘坠里无妨碍。——宋·宋太宗《缘识》
荀子(约公元前313年-公元前238年),名况,字卿,战国末期赵国人 。著名思想家、文学家、政治家,时人尊称“荀卿”。
顾况(约727-820),字逋翁,云阳(今江苏丹阳)人,唐代官员、诗人。
龚况,字浚之,自号起隐子,昆山(今属江苏)人,宋代官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