起名字典当前位置:首页>起名字典>"律"字意解释

  • 读音:
  • 笔画数:9
  • 五行属性:
  • 性别:偏男性

解释

法律,法令;又指律管,古代用来校正乐音标准的管状仪器,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阶,从低音算起,成奇数的六个管叫律,成偶数的六个管叫吕,共十二律。黄钟是第一律。古人以四季与十二律相配,如春季叫春律、青律,秋季为秋律,冬天为冬律、寒律等,所以“律”有时间节律的含义。又指音律、乐律。律律:指山岳高峻。又指规律。又指佛教律宗、戒律。又指律诗。作动词意为依法治理(律以重典)、约束(严以律己)

经典

师旷之聪,不以六律,不能正五音。——《孟子·离娄上》
南山律律,飘风弗弗。——《诗经·小雅·蓼莪》
应律兮合节,灵之来兮蔽日。——《楚辞·九歌·东君》
孤桐朗玉,自有天律。——唐·刘禹锡《唐故尚书主客员外郎卢公集纪》

名人

崔琯,字从律,博陵安平人,唐代官员。
谷那律,魏州昌乐人,唐代官员。
管应律,字正之,陕西咸宁人,明代官员。
钱茂律,字大吕,浙江临海人,明代官员。
况钟,字伯律,江西靖安人,明代官员。
王衍梅,字律芳,又字笠舫,会稽人,清代官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