恒久;永恒不变的;安定的。右边“亘”更早实际是“亙”,上下两横,中间是月亮的样子,表示月亮在天地之间永恒。《诗经·小雅·天保》“如月之恒,如日之升。”又指普通的、一般的。作名词意指恒心;规律(不变的法则等);又是恒山、恒河的简称。恒山是五岳中的北岳,主峰在今河北省曲阳县西北;恒河,南亚 大河,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南坡,流经印度、孟加拉国入海。印度人视为圣河、福水。“恒河沙数”(恒沙)佛教中形容极多的数量。“恒”作副词意为常常、经常。
恒,久也。……恒其德,贞,妇人吉,夫子凶。——《易·恒》
恒,德之固也。——《易·系辞下》
得见有恒者,斯可矣。——《论语·述而》
爱人者人恒爱之,敬人者人恒敬之。——《孟子·离娄下》
嗟尔君子,无恒安处。——《诗经·小雅·小明》
如月之恒,如日之升。——《诗经·小雅·天保》
苏安恒,冀州武邑人,唐代学者。
胡有恒,山阳人,明代官员。
冒政,字有恒,扬州府泰州人,明代官员。
詹兆恒,字月如,江西永丰人,明代官员。
邹升恒,字泰和,江南无锡人,清代官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