起名字典当前位置:首页>起名字典>"棨"字意解释

  • 读音:
  • 笔画数:12
  • 五行属性:
  • 性别:偏男性

解释

古代用木制的一种通行凭证,如戟形。还有用丝帛制作的幡旗(幡棨),作为开启和关闭宫门、关卡的凭信,两者都可以称作棨信。又指有缯紬套头(戟头套红黑花纹的丝绸套子,使不露锋芒,即“韬”)的木戟,是古代官吏所用的仪仗,出行时作为前导,也可以插在兵器架上列于太庙、社稷、宫殿、衙门、大官的门口,具有威慑意义,也是权力、身份、荣耀与等级的象征,所以家门列棨戟是富贵人家,所谓“朱门棨戟”。戟是一种戈矛合体、兼具勾、斫、刺功能的兵器,用木制作,失去其实战杀伤功能,保留展示威严、威慑、肃穆的仪仗意义。以此字起名,常与“信、廷、庭(门庭)、韬(套藏)、戟、卫、威、肃、传(传信\传承荣耀)、门、符、启(开门)、仪(仪仗)、荣(荣耀)、文(花纹)”等字组合成名、字。

经典

加棨戟于车之右,韬以黻绣。——《通典·五辂》
以赤油(紬,绸)韬之赤,谓之油戟,亦曰棨戟。——《太平御览·棨戟》
朱门重棨戟,丹诏半缣缃。——唐·杨巨源《上刘侍中》
庭聚歌钟丽,门罗棨戟荣。——唐·韦嗣立《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》
丹青赐额丰碑壮,棨戟传家甲第高。——明末清初·吴伟业《功臣庙》
疆分越巂四州开,棨戟威严接上台。——清·蒋士铨《送黄穫村先生出守丽江 其二》

名人

邵维棨(1559-1620),字原信,号定凡,宜兴人,明代学者。
胡本棨,字赤韬,号伯子,广济人,清代学者。
杨传棨,字屺怀,江苏武进人,清代官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