起名字典当前位置:首页>起名字典>"槐"字意解释

  • 读音:huái
  • 笔画数:13
  • 五行属性:
  • 性别:偏中性

解释

槐树。槐树在古代就是观赏乔木,广泛种植在居所周边和城市街道两旁,尤其是唐代长安城,长安的天街两旁就排列成行的槐树,以至于“槐街”可以指代天街——皇帝出行的中央主大街。周代时,在宫廷种三槐九棘,最高级别的官员三公九卿分坐树下,后因以“槐”、“槐庭”、“三槐”、“槐棘”指三公或三公宰相之官位,泛指朝廷高官。后世皇宫里也多有种植。甚至老百姓也在自己家院子里种槐树,期望自己子孙能够做大官。登槐,意思就是登上高官之位。槐跟读书人、学习教育考试也有联系。汉代长安城里,有一大片槐树林,读书人就在这里买卖书籍、乐器,聚集交流,后来,就用“槐市”、“槐馆”指代学宫、学馆——古代学校。唐代科举考试前,举子考生在秋季槐花黄的时候,纷纷出门,拿着自己的得意作品,踏着满地的槐花,登门拜访那些有地位的达官显贵或有文学声望的学者,请他们推荐给主考官,加深印象,所以有“槐花黄、举子忙”的说法。科举能够考上,做官有望,因此还是和做官有关系。

经典

面三槐,三公位焉。——《周礼·秋官·朝士》
庭槐寒影疏,邻杵夜声急。——唐·孟浩然《秋宵月下有怀》

名人

欧阳子槐,郴州宜章(今属湖南)人,宋代官员。
蔡一槐,字景明,泉州府晋江人,明代官员。
王时槐,字子植,江西安福人,明代官员。
晋应槐,字植吾,山西洪洞人,明代官员。
戴廷槐,福建长泰人,明代学者。
陈士槐,福建莆田人,字植甫。明末学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