起名字典当前位置:首页>起名字典>"次"字意解释

  • 读音:
  • 笔画数:6
  • 五行属性:
  • 性别:偏男性

解释

排在前项之后的,第二的,亚的,副的。引申为临近、靠近;达到、至;驻扎、旅行中居住等。引申作名词意为次序、次第、顺序等。用作量词表示次数。用在名字中,表示第二个孩子;或希望达到一种美好的境界,比如唐代元结字“次山”,意思是希望做一个仁者(孔子:仁者乐山),北宋宋敏求字“次道”,意思是得道、达到道的境界;或接近某个前贤的高度,比如南宋姚愈,字“次韩”,希望做第二个韩愈。

经典

太上有立德,其次有立功,其次有立言。——《左传·襄公二十四年》
出自汤谷,次于蒙汜。——《楚辞·天问》
朝乘汴河流,夕次谯县界。——唐·孟浩然《适越留别谯县张主簿申屠少府》

名人

宋敏求,字次道,赵州平棘(今河北赵县)人,宋代官员、学者。
方次彭,字公述,兴化军莆田人,宋代官员。(典故:《论语·述而》“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,窃比于我老彭。”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