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边,水边陆地;边境之地。引申作动词,意为临近水边,进而引申为临近、接近,如滨海,靠近海边、沿海。姜太公垂钓渭水之滨,被周文王起用,后以“渭滨”指太公望吕尚,也指名士隐居之处。泗水之滨的石头,可以作磬。见于《尚书·禹贡》:“ 峄阳孤桐, 泗滨浮磬。”
溥天之下,莫非王土。率土之滨,莫非王臣。——《诗经·小雅·北山》
辞灵修而陨志兮,吟泽畔之江滨。——《楚辞·九叹·逢纷》
或命馀杭酒,时听洛滨笙。——唐·许敬宗《游清都观寻沈道士得清字》(洛滨笙:王子乔吹笙于洛水之滨,此处指仙人的笙声)
超超渭滨器,落落山西名。——唐·储光羲《哥舒大夫颂德》(姜子牙垂钓渭水之滨)
徐起滨,字子节,平阳(今属浙江)人,宋代官员。
单济之,字君滨,常州府江阴人,明代义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