起名字典当前位置:首页>起名字典>"琏"字意解释

  • 读音:liǎn
  • 笔画数:11
  • 五行属性:
  • 性别:偏中性

解释

古代宗庙盛黍稷的玉礼器,常作“瑚琏”或“胡琏”,夏代叫瑚,商代称琏(也有说夏代叫琏,商代称瑚)。瑚琏为贵重之器,比喻治国安邦之才或国家宝贵的人才,如“瑚琏之才”。

经典

子贡问曰:“赐也何如?”子曰:“女(汝)器也。”曰:“何器也?”曰:“瑚琏也。”——《论语•公冶长》何晏集解引包咸曰:“瑚琏,黍稷之器。夏曰瑚,殷曰琏。”
郑公瑚琏器,华岳金天晶。——唐·杜甫《八哀诗 其三 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》
为国作瑞琏,赖公培福根。——宋·方逢辰《挽郑直斋居士》

名人

赵崇琏,上虞(今浙江上虞东南)人,宋代人。
张廷琏,字文玉,辽阳人,元代官员。
王国器,字德琏,湖州人,元代诗人。
张宗琏,字重器,江西吉水人,明代官员。
薛希琏,字廷器,浙江丽水人,明代官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