访问、探问,又特指诸侯之间或诸侯与天子之间的访问。引申为用礼物上门征聘、聘请。古代订婚环节中有“问名”,因此“聘”又指订婚的问名,泛指订婚之礼。上古有“商汤三聘伊尹”的故事,商汤三次拜访高人伊尹,想招聘他辅助自己。最后伊尹帮助商汤打败夏桀,建立商朝。这个典故在起名中常用。以前起名还常用“应聘”、“待聘”等,这些词现在看来不够含蓄,不宜使用。用此字起名,是表达自己是有才华的人,希望自己才华能得到聘用和施展。文学作品中,人与自然、自然之物也可以互相聘问,如“巧笑聘春风”、“持觞聘梅花”等,这个思路也可用于起名,富有诗情画意。
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。——《礼记·儒行》
勉诸侯,聘名士,礼贤者。——《礼记·月令》
素风传竹帛,高价聘琳琅。——唐·刘禹锡《送王师鲁协律赴湖南使幕》
重英迷宿雨,巧笑聘春风。——宋·洪适《盘洲杂韵上 重杏》
一点聘梅心,千古凭谁语。——宋·吴潜《海棠春 其二 再用韵》
曾三聘,字无逸,临江军新淦(今江西新干)人,宋代官员。
郭应聘,字君实,号华溪,福建莆田人,明代官员。
程景伊,字聘三,号莘田,武进人,清代官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