起名字典当前位置:首页>起名字典>"荆"字意解释

  • 读音:jīng
  • 笔画数:9
  • 五行属性:
  • 性别:偏中性

解释

一种灌木,种类很多,枝条可编筐篮等,如紫荆。也泛指山野丛生多刺的灌木,如荆棘。因为有刺,所以古代用荆条作为刑杖,敲打犯人的臀、腿或背,称为笞刑。“负荆请罪”是主动带着荆条请求挨打来请罪。荆这种灌木随处可见,十分普通,以前贫家妇女用它来做发钗,叫荆钗,荆枝为钗,粗布为裙,指妇女简陋寒素的服饰。男人对外谦称妻子“拙荆”、“荆妻”,就从此而来。现在当然不能这么叫了。荆州是中国古代“九州”之一,荆也是春秋时楚国的别称,后世用荆称楚地。和氏璧产于楚地,称为荆玉、荆璞,比喻美质贤才。紫荆,也有兄弟团结和睦的寓意。

经典

维女荆楚,居国南乡。——《诗经·商颂·殷武》
荆勋作师,夫何长?——《楚辞·天问》
夫荆之地广而都狭,民有离心,莫安其居。——《孔子家语·辩政》
风吹紫荆树,色与春庭暮。——唐·杜甫《得舍弟消息》

名人

石荆山,苏州吴县人,唐代琴演奏家。
萧楚(1064-1130),字子荆,号三顾隐客,吉州太和人,宋代学者。
叶荆才,延平尤溪人,元代官员。
何荆玉,字体孚,一字扶阳。明代东莞人。
王玺,字荆玉,平阳府猗氏人,明代官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