起名字典当前位置:首页>起名字典>"蒲"字意解释

  • 读音:
  • 笔画数:13
  • 五行属性:
  • 性别:偏中性

解释

香蒲;菖蒲。两种水草。菖蒲古代称荪或荃,是香草中的一种,植株散发香气,为提取芳香油、淀粉和纤维的原料。根茎亦可入药。民间在端午节常用来和艾叶扎束,挂在门前,以驱邪气。与兰花、水仙、菊花并称为“花草四雅”,诗文中常用以比喻有才德之人。香蒲,又称蒲草,名字中带有“香”字,却没有香气,嫩者可食,茎叶柔软,常用于编织成席子、蒲团、扇子、包包,还可作为人造纤维和造纸原料。花粉称蒲黄,可用为止血药。香蒲重在日常实用,菖蒲有儒雅君子之风。一个“蒲”字,既高雅又平实,可谓内涵丰富。不仅如此,因为蒲草编的草席是上古贵族席地而坐的垫子,可让人坐得舒服,这种草席的纹路还刻上了玉璧,这种带蒲席纹饰的玉璧,被用作爵位的信物,因此平凡的蒲草也能登上高雅之堂。《周礼》:“子执谷璧,男执蒲璧。”汉代郑玄解释说:“谷,所以养人;蒲为席,所以安人。”蒲草编的草席被置于和粮食一样重要的位置。

经典

彼泽之陂,有蒲与荷。——《诗经·陈风·泽陂》
扬之水,不流束蒲。——《诗经·王风·扬之水》
鱼在在藻,依于其蒲。——《诗经·小雅·鱼藻》
子执谷璧,男执蒲璧。——《周礼·春官·大宗伯》郑玄注:“谷,所以养人;蒲为席,所以安人。”
紫蒲低水槛,红叶半江船。——唐·许浑《夜归丁卯桥村舍》

名人

张昌蒲,锺会之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