起名字典当前位置:首页>起名字典>"蓂"字意解释

  • 读音:míng
  • 笔画数:13
  • 五行属性:
  • 性别:偏女性

解释

蓂草,传说中的一种瑞草,也叫蓂荚。蓂草生,是吉祥的象征。它每月从初一至十五,每日结一荚;从十六至月终,每日落一荚。所以从荚数多少,可知月的日数,故又称月荚、月蓂、历荚、历蓂。这个瑞草与帝尧有关。《竹书纪年》卷上:“(帝尧)在位七十年……有草夹阶而生,月朔始生一荚,月半而生十五荚;十六日以后,日落一荚,及晦而尽;月小,则一荚焦而不落。名曰蓂荚,一曰历荚。”尧帝时有蓂草生于台阶,尧帝观察它的变化,知道日月变化。晋代葛洪 《抱朴子·对俗》:“唐尧观蓂荚以知月。” 宋代李石 《续博物志》卷七:“蓂荚一名历荚,圣王以是占日月之数。”

经典

秋蓂开六叶,元圣诞千年。——唐·广宣《早秋降诞日献寿二首应制 其一》
灵艾传芳远,仙蓂吐叶新。——北宋·胡宿《皇后閤端午帖子 其三》

名人

方还,字蓂朔,广东番禺人,清代学者。
汪承恩,字蓂阶,安徽黟县人,清代官员。
黄玉阶(1850-1918),字蓂华,彰化县(今台中县)人,清末明初名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