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站着背囊袋,很重,引申为厚重、沉重;庄重、慎重;重要、贵重;浓重、浓厚;严格、严重。用作动词,意为重视、尊重、崇尚、推崇;加重、增加。用作名词,意为重要、物资辎重、权势等。
重我民,无尽刘。——《尚书·盘庚上》
重民五教,惟食、丧、祭。——《尚书·武成》
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。——《论语·泰伯》
君子不重则不威。——《论语·学而》
引重致远。——《易·系辞》
纷吾既有此内美兮,又重之以修能。——《楚辞·离骚》
四纪才名天下重。——宋·欧阳修《渔家傲·四纪才名天下重》
冯惟重(1504-1539),字汝威,号芹泉,山东临朐人,明代官员。
萧重望,贵州思南府人,明代官员。
刘体重,字子厚,号梅坪,又号青溪,清代官员。
王重民(1903-1975) 字有三,号冷庐,河北高阳人,目录版本学家、敦煌学家、图书馆学家。
重复,重叠。一双、一对。引申为多、高、远等含义,如重铠指多层铠甲,重渊指深渊,重基指高山。作副词表示再次、另一次、重新。如重逢。又作量词,表示层,如:钟山只隔数重山。
重明以丽乎正,乃化成天下。——《易·离》
二矛重英,河上乎翱翔。——《诗经·郑风·清人》
重仁袭义兮,谨厚以为丰。——《楚辞·九章·怀沙》
京口瓜洲一水间,钟山只隔数重山。——宋·王安石《泊船瓜洲》
王重光(1502-1558),字廷宣,号泺川,山东新城人,明代官员。
李重华,字实君,号玉洲,吴江人,清代官员。
谢重辉,字方山,德州人,清代官员。